大数据的商业应用已经不是一个新鲜的话题,它给商业领域的用户带来了更多的第一手消息和无止境的财富。但是对于大数据落地后该如何应用,普通民众不免存在些许疑问。针对大家的问题,本次赛迪网邀请到了英特尔(中国)有限公司产品市场经理亢海峰和他的同事英特尔数据中心软件部大数据产品技术顾问黎超共同举办了《解析大数据应用新方向,大数据助力智慧城市在线研讨会》。围绕着本次研讨会的议题,各路与会的IT精英也纷纷对两位专家提出了自己的问题。
两位专家就网友提问进行回答
智慧交通落地会否沦为罚款工具?
这个显然并不是这样的目的,其实做智慧城市的目的最终是希望做数据采集。在采集数据的过程中,希望能总结出一些规律真正去帮助政府进行更合理政策的制订。现在的监控摄像头本身也是在交管里必不可少的手段,大家也不可否认,在有摄象头和没有摄象头两种情况相比,交通秩序在有摄象头情况下要比没摄象头情况下好很多。可能我们现在看到的是通过罚款手段去帮助大家减少我们违反交通规则,降低交通事故。但是未来随着数据累计,就可以真正发现问题,进一步解决问题,这样的话就可以减低拥堵的情况,反而是有益于城市发展。
大数据是否能对未来事件有预判作用?
英特尔(中国)有限公司产品市场经理亢海峰对于这个问题举了个例子:比如我们信息量抓的东西是正常来讲他什么时候闯红灯,什么时候超速。公安人员就会判断在一个区域同时连闯三到四个红灯这个车辆一定有问题,他通过侦查手段结合大数据使用,所以一定是要有一定方法结合行业经验不断提升。当然你说未来以后,软件做的非常智能,已经具备行业经验进行抓取是更好的,需要结合行业经验一同使用。如何利用信息,其实取决于我们自己的认识水平和认知水平。
数据样本在获取、存储、传输、分析阶段,哪个阶段最重要?
传输、存储、分析这些阶段目前为止都很重要,缺一不可,四个过程形成整个生态链,因为它是整个生态链,如果没有好的存储,又传输不到该传输的地方,就谈不上分析,这是一个整体的过程。
怎样保护数据隐私安全?
保护隐私安全应有两方面。一个是技术手段一个是我们自己本身,如果你不愿意这个东西泄露,我们尽量少发布这样的信息。当然有一些信息已发布出去的并且其中有不和谐内容的这就要通过立法实现。现在有人提出相应的立法,这个是体制和法律配套过程。需企业自律和国家立法相结合,是一个体制和法律配套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