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大数据应用已经十分广泛,大数据影响力也在显着提高。大数据的概念,自诞生以来,就受到业界的广泛关注,而大数据真正时髦起来,是从2011年开始的。中国对这波趋势跟进的并不慢,旋即在2012年被称作中国的大数据元年。
这其中,有两本书功不可没。前有涂子沛先生的《大数据》一书,从美国政府的数据信仰、政策和实践娓娓道来,让中国的意见领袖和知识精英接受了一次思维的洗礼;年末维克托·迈尔·舍恩伯格先生的《大数据时代》一书,则是系统论述大数据理念的奠基之作。如果说前者着力于发蒙——大数据可以做什么?后者则注重解惑——大数据该怎么做?
随后在年末年初的喧闹中,大数据产业园、大数据日、大数据专委会、大数据专业、大数据实验室和各种大数据峰会接踵而来。物联网和大数据、云计算和大数据彼此抱团取暖,来抵消决策者对层出不穷新概念的审美疲劳。
其实,大数据还只是在民间热。相比起物联网和云计算等新兴产业战略,大数据在国家战略层面还没有得到实质性的支持。这主要是对大数据雾里看花还存有很多疑惑:大数据究竟是什么新玩意儿?与以前的数据库、数据仓库、数据挖掘和商业智能有什么区别?市场到底有多大?中国应该重点发展什么?竞争优势和劣势在哪里?
一个鲜明的现象是,每每某些官员们在台上指点江山、大谈大数据战略云云,而在台下则一见专家就虚心请教大数据新在什么地方。“两张脸”折射的是心无底气而腰杆不直。再仔细听内容,基本都来自2011年麦肯锡的《大数据:创新、竞争和生产力的下一个前沿》和2012年达沃斯的《大数据,大影响:全球发展的新可能》。“剩饭”不断炒,误国误民。
实际上,大数据的“数据”背后是“以讹传讹”,其本质有强烈的商业目的。
根据公开的资料,IDC对于每年创建和复制的信息数据量做了预测:2011年1.8ZB,2012年2.8ZB,按照每两年翻一番的速度,2020年达到40ZB。有人质疑,这个数据怎么算出来的?难道摩尔定律也适用大数据?而IDC则秘而不宣。实际上,这个研究是在EMC赞助下完成的,所以EMC就笑而不语。
如果说对静态数据(data at rest)大体量的预测有助于存储的销售,那么动态数据(data in motion)的大体量无疑跟网络需求绑在了一起。于是,Cisco公司一个类似的预测则布道:2016年数据移动的总量达到1.3ZB。
但是,所有这些数据加起来都不如谷歌Eric Schmidt的说法有感染力:从人类文明曙光到2003年数以万计的时间长河里人类一共产生了5EB,而到2010年每两天人类就能产生5EB的数据。而究其研究方法,这些数据是怎么得来的也许只有天知道。奇怪的是,没有谁去质疑谁,因为自家发布的数字也是胡说八道。其实这些公司心里都明白,只有默契地把概念炒作起来大家才都受益。
评论:
随着大数据应用的深入,大数据的价值逐渐凸显,很多人觊觎大数据的大价值,运用大数据炒作,也使得大数据雾里看花,存在很多疑惑,这些疑惑都需要一一解答,才能让人们真正了解大数据的真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