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游客 登录
背景:
阅读新闻

数据新闻:大数据催生的新闻传播方式

[日期:2014-02-17] 来源:和讯网  作者: [字体: ]
  春节期间,央视利用百度大数据推出“据说春运”特别节目,播报国内春节人口迁徙情况,受到了广泛关注。大数据的出现和广泛运用催生出一种全新的新闻传播方式—数据新闻,这种新颖的报道方式在满足公众全方位观察社会的需求的同时,也引发了社会各界对“大数据”的再次关注。
  新闻是否可以从数据中发现和挖掘?数据新闻将给我们带来什么?大数据对传媒行业、传媒学科以至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意义何在?就这些话题,本报记者采访了相关学者。
  数据新闻反映现实更为全面
  春运期间,百度上线“春运迁徙地图”,人们通过该网站可以获悉8小时内排在前十位的“迁入热市”、“迁出热市”和“最热线路”。据介绍,迁徙地图的奥秘来源于人们日常运用的手机定位服务,百度分析网民的定位信息,利用大数据处理,得出国内各大城市的春运迁徙人口数据。
  央视综合频道《晚间新闻》栏目引入该网站数据推出“据说春运”专题报道,以直观图像形式向观众展示全国春运迁徙的情况,并结合相关调查挖掘出诸如“逆向迁徙”等出现的新现象。与传统新闻报道相比,这种新闻建立在大量的数据基础上,反映的现象更为全面。
  南京大学信息管理学院院长孙建军认为,大数据包含两重核心内涵:大数据是资源,而且是“人造资源”,依托于人类活动而产生,并能积极影响人类未来活动;大数据是应用,可改进现有思维模式、提高人类“观察能力”。在他看来,大数据之“大”更体现在其中的信息和数据是关联的。
  数据新闻更易被理解
  依托新闻机构开展的数据服务在世界范围内早已有之。在我国互联网领域,一些网站在美国总统选举、灾难应急事件等报道中,都大量采用了数据报道方式。
  “数据新闻是对大数据做二次或更高层次的智能应用。”南开大学计算机与控制工程学院副教授史广顺表示,传统的数据信息大多是事后总结,像统计报表一样,现在所说的大数据则是“实时的”、“鲜活的”。他认为,把大数据和传媒相结合,媒体不仅能实时掌握数据,还能实时知道新闻传播效果,判定受众心态。
  “数据新闻是快捷式新闻,不需要铺垫,观点鲜明。从生成方式看,如果数据分析流程顺畅,数据新闻可以做到随时随地报道,且能够满足"发生及生产"。”孙建军表示,从信息传播角度看,传统新闻需要受众通过阅读抽取信息,有一定的“阅读负担”;而数据新闻则通过深度加工的语义信息呈现给受众,受众更易理解。
  不过,孙建军表示,数据新闻一般只“敏锐地”发现问题,却很少给出合理的解释,也无法给出针对性的对策;数据分析的集群研究会忽略重要的个体特征,但个体反而是人文社会研究关注的焦点。
  孙建军提到,因为数据新闻信息密度大,信息加工的难度很大,容易出现数据生涩、缺乏可理解性和适用性等状况。
  全样本调查:改变传统抽样方法
  事实上,大数据的出现和广泛应用不仅创造了全新的新闻传播形式,在更深层次上,或正改变着新闻传播行业及相关学术研究的方方面面。
  中国传媒大学新闻学院教授沈浩表示,数据新闻的重要特征是数据可视化,其关键要注重合适的新闻选题。该选题既要满足传统新闻的基本要素,还要有叙事性,以便让人们更好地理解,这涉及对数据的挖掘、分析、可视化等。数据新闻使传统新闻工作者面临新的挑战,它要求人们不仅要有报道新闻的能力,还要具备挖掘数据价值的能力。
  孙建军说,大数据这一概念具有超越行业、领域的特点,比如交通部门实时传送的车流量数据、天气预报趋势分析数据等。这些数据并不是新闻机构主动采集的,但也是数据分析的重要来源。
  中国社会科学院信息化研究中心秘书长姜奇平表示,在大数据之前,对数据的利用都是抽样调查,而大数据则采用全样本进行调查。在大数据中,人们可以非常精确地看出哪一种事实最有代表性,从而使新闻报道更接近事实的真相。
  据了解,除新闻传播等与社会热点紧密联系的领域,大数据在其他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领域也有着更广泛的应用前景,在历史、文学、法学领域,一些学者开始采用大量的数据分析技术。这正逐渐改变着人们对传统人文社科的理解。




收藏 推荐 打印 | 录入: | 阅读:
本文评论   查看全部评论 (0)
表情: 表情 姓名: 字数
点评:
       
评论声明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