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游客 登录
背景:
阅读新闻

大数据时代中国学术期刊的创新发展

[日期:2013-12-18] 来源:和讯网  作者: [字体: ]

  当学术期刊界还在探讨数字化对纸质媒体的冲击时,作为数字化升级版的大数据时代到来了!

  大数据将促进学术期刊的创新

  近年来,面对数字化的冲击,学术期刊界进行了多项探索:加入大型期刊数据库,建立网站,建立精品期刊集群等。一批以数字化学术期刊为经营核心的企业应运而生,它们在数据库平台上将学术期刊内容结构化,使读者通过各类检索方便地获取信息。但面对信息时代的来袭,学术期刊延续着传统的办刊体制和机制,造成了不合理的结构。许多数字化工作只是简单地将传统学术期刊的纸质版内容原封不动地统一制作,全文上网,而即使是大型学术期刊数据库,也不一定能达到大数据时代读者对信息获取的要求。

  在大数据背景下,学术期刊所刊发的文章以独立的数字化特征被检索和利用,刊与刊、期与期、栏目组织与策划、期刊风格等之间的边界趋于模糊,取而代之的是在数据库中对题名、作者名、关键词的查询。这些变化将带来学术期刊传播方式和发展模式的改变,也将带来编辑角色和功能的转变,学术期刊编辑部将以何种方式继续存在的问题被提上日程,大数据将推动学术期刊的不断创新。

  大数据将为学术期刊注入新的活力

  学术研究是学术期刊的源头活水,在大数据时代,学术研究正从过去的单一领域向全领域方向发展,各学科在研究视角和方法上相互借鉴,交叉融合,使研究内容不断扩展,对信息的需求也呈现多角度、全方位和智能化的特点。学术创新模式、学术研究范式、知识形态、知识获取、知识交流及处理机制的改变,都直接影响着学术期刊的生存和发展环境。学术期刊再也不可能固守在旧有的“象牙塔”中,必须实行转型、延伸和发展,融入大数据的大学术中去。

  大数据在技术创新和信息服务方面的优势,为学术期刊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从横向联合的视角看,大数据将改变传统学术期刊以编辑部为单位的平台模式,打破学术期刊编辑部各自为政的管理边界。这种新型的学术期刊共同体形式,能够实现学术资源的优化与共享,实现以学术期刊为纽带的学术研究协同创新互动的全流程、全媒体传播。从纵向深入的视角看,通过大数据技术,可以对学术期刊的信息优势加强管理和利用,将学术期刊的角色从仅仅作为学术研究成果的载体,转变为学术研究协同创新链中的重要纽带,与学术研究互利共生,并产生叠加优势,从而扩展学术期刊的价值链,使其成为学术研究系统中不可或缺的环节。

  我国学术期刊要积极应对“大数据时代”的到来

  首先,在国家层面实行系统的学术期刊战略规划,先行搭建一个以学术期刊为纽带的“国家学术研究和学术论文大数据发布平台”,以实现学术研究的全流程传播。其次,加强学术期刊有效运用大数据的技术研究。在建设“国家学术研究和学术论文大数据发布平台”的过程中,各相关部门要加强对大数据的技术研究,在保持学术期刊严谨性的同时,通过创新资源和要素的有效汇聚,突破学术期刊与学术研究之间,各学科之间,各研究主体之间,作者、编辑与读者之间,研究成果与成果有效转化之间的壁垒等问题,充分释放“人才、资本、信息、技术”等创新要素活力,在大数据的共同平台上实现深度聚合和互动。最后,深化学术期刊编辑部体制改革。虽然国家出台了系列相关改革政策和方案,但由于学术期刊自身的特殊性和复杂性,学术期刊编辑部从整体上说还没有进入真正的改革阶段。但不少先行的探索依然值得我们借鉴,如大型学术类期刊集团、大型综合性报刊传媒集团、现代企业制度等的建立,都从不同层面探索着学术期刊编辑部的改革方向。我们要继续研究在大数据平台上,学术期刊编辑部的存在、管理和运营新模式,探索大数据全产业链和新业态发展路径,加快实现以学术期刊为主的全媒体出版,以适应时代对中国学术期刊的新要求。

  目前,大数据时代还处在起始阶段,在对大数据的有效运用方面,中国学术期刊与国外学术期刊处于同一起跑线上,可见,中国的学术期刊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完全可以探索出领先国际技术与方式的学术期刊发展新路径。





收藏 推荐 打印 | 录入: | 阅读:
相关新闻      
本文评论   查看全部评论 (0)
表情: 表情 姓名: 字数
点评:
       
评论声明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