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游客 登录
背景:
阅读新闻

智慧城市渐行渐近

[日期:2013-11-28] 来源:  作者: [字体: ]

  在世界经济飞速发展,各地城市化进程不断推进的今天,由城市“聚集效应”所引起的“城市病”日益严重。尤其在我国,这个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如何打破城市“窘境”,借助物联网、云计算、新一代移动通信等新技术,探寻“中国式”城市发展模式,打造具有“中国特色”的智慧城市,成为各地普遍关注的焦点问题。在信息化与城市化不断碰撞的过程中,“智慧城市”应运而生。

  “智慧”政策逐渐统一

  据世界银行测算,一个百万以上人口的智慧城市建设,达到实际应用程度85%时,在城市GDP投入不变的情况下,财富能够增长2-2.5倍。这意味着智慧城市有可能促进经济增长两倍,实现联合国倡导的“四倍跃进”的城市可持续发展目标。同时意味着智慧城市的建设不可能“一家独大”,它必须由社会各个方面通力协作,更需要宏观政策“统领全局”。

  在国务院《促进信息消费扩大内需指导意见》中,有关加快智慧城市建设的具体“细则”:在有条件的城市开展智慧城市试点示范建设。各试点城市要出台鼓励市场化投融资、信息系统服务外包、信息资源社会化开发利用等政策。支持公用设备设施的智能化改造升级,加快实施智能电网、智能交通、智能水务、智慧国土、智慧物流等工程。鼓励各类市场主体共同参与智慧城市建设。在国务院批准发行的地方政府债券额度内,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统筹考虑安排部分资金用于智慧城市建设。

  同时,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于2009年启动了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实现跨地区、多尺度地理信息数据资源集成应用,促进地理资源共享。2011年1月正式上线天地图公众版,该版本面向公众提供互联网在线地图服务。据统计,截止2012年11月,已有296个城市启动数字城市建设,95个城市通过验收或已推广应用。住建部也于2013年组织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创建工作,出台试点暂行管理办法,试点指标体系(试行),先后两次共批示了近200家试点城市。

  随着智慧城市越来越普及,其在政策上也得到了相关部委越来越多的支持。 2013年7月工信部、国家发改委等八部委更是强强联手,共同起草了《关于促进智慧城市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在政策上率先进行了整合统一,结束了智慧城市各自为政的混乱局面。据悉该指导意见重点推进五方面工作、启动十个领域智慧工程建设、组织一百个城市开展试点示范工作。其中重点推进五方面工作包括:做好统筹规划设计;围绕城市发展特点;发挥信息资源的价值潜能;应用先进适用的信息技术;确保信息安全。启动十个领域智慧工程建设涵盖:智能交通;智能电网;智能水务;智能环保;智能医疗;智能养老;智慧社区;智能家居;智慧教育;智慧国土。

  由此可见,国家已从战略层面上肯定了智慧城市在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提高社会管理和城市运行水平中的积极作用,并成为国家鼓励支持信息化发展的新方向,也为智慧城市的健康发展提供了明确的指导方针。

  智慧城市面面观

  每个城市的发展都有不同的阶段,且不同的城市也有不同的发展需求,而不同领域的相关人员对智慧城市的理解及表述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作为科研机构前沿学术的领导者,北京邮电大学教授邓中亮将智慧城市概括为:以互联网、物联网、电信网、广电网、无线宽带网等网络的多样化组合为基础,以智慧技术、智慧产业、智慧人文、智慧服务、智慧管理、智慧生活等为重要内容的城市发展新模式。基于地理空间的实时感知与决策,建立天、地、人一体化的监测网络环境,进而为城市更加便捷、安全的运行,从智能化、移动化、实时化、业务化、安全化五个方面提供保障。

  从技术发展角度出发,传媒大学高性能计算中心博士高鹏东认同并补充道:智慧城市建设需要以移动技术为代表的物联网、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应用,实现全面感知、泛在互联、普适计算与融合应用。从社会发展的视角,智慧城市还要通过维基、社交网络、Fab Lab、Living Lab、综合集成法等工具和方法的应用,实现以用户创新、开放创新、大众创新、协同创新为特征的知识社会环境下的可持续创新。

  作为解决方案提供商,IBM大中华区方案软件集团总经理夏然认为,所谓智慧城市是一个长期以可持续化方式来利用信息的城市。利用信息不仅仅意味着收集数据,它还意味着理解数据,以及分析众多的趋势和模式来为政府、私营部门和普通市民的决策提供相应的信息支持。通过“智慧城市”可以更好地帮助城市管理者学会更好地利用城市中的大量信息,从而更具洞察和高效地借助信息来制定决策、预测并主动地解决问题,协调资源以便有效地运营,为市民提供最佳服务,创造更智能的生活环境。作为智慧城市领导企业,IBM汇聚业内外众多专家学者共同探索智慧城市建设新模式,将世界智慧城市实践经验与中国特色相结合,量身定制“中国式”解决方案,打破部门间、平台间的各种壁垒,统一协作,共同实现创新、发展、共赢、智能的终极目标,进而推动智慧城市解决方案及应用在中国的孵化和落地。

  四川省绵阳市副市长郑蕾指出,智慧城市应以人为中心,通过全面透彻的感知、宽带泛在的互联,以及智能融合的应用,高效利用社会资源,提升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能力,提高企业和个人的创造力,实现城市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促进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使城市生活变得更健康、更和谐、更美好。

  深圳开发研究院区域发展规划研究所副所长刘国宏从宏观层面总结智慧城市是在泛在信息环境下的一个高度组织系统。智能感知终端、信息互联网络、广泛社会参与是智慧城市的特质,即城市遍布智能感知终端,并依托具有超强运算能力的网络互联互通,使社会微观主体可广泛参与和融入城市运行管理。

  业界普遍认同,智慧城市的产业结构应分为感知层、网络层、平台层及应用层四个部分。其产业链覆盖感知设施设备生产商、应用商,网络信息传输商、信息平台经营商,以及城市管理、运程医疗等应用者或消费者。

  有专家指出,中国提出的将建设智慧城市的数量已有100余座,计划投入的建设资金超过1.5万亿元人民币。但截至目前,“真正能够体现智慧城市的内涵,以及智慧城市建设的最基础的东西一个也没有看到。”

  中国互联网协会副理事长、国家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高新民认为,智慧城市的概念不能太窄,智慧城市的发展应该充分利用两个空间(物理空间和网络空间),开发两种资源(物质资源和信息资源),一体化推动城市发展。





收藏 推荐 打印 | 录入: | 阅读:
相关新闻      
本文评论   查看全部评论 (0)
表情: 表情 姓名: 字数
点评:
       
评论声明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