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游客 登录
背景:
阅读新闻

大数据成电影新驱动?理性对待

[日期:2013-06-20] 来源:腾讯娱乐  作者: [字体: ]

上海电影节昨日(19日)举行第四场产业论坛,主题是“大数据——中国电影新驱动”,出席论坛的嘉宾有腾讯在线视频部总经理刘春宁,乐视总裁张昭,搜狐副总裁刘春,万达副总裁叶宁,爱奇艺创始人龚宇,豆瓣网副总裁黄福建,安乐总经理姜伟,中国移动手机视频基地总经理王斌,新丽传媒副总裁张文伯等,一起探讨了大数据时代下该如何理性面对。

大数据的分析,确实已经在延伸到电影创作的每个环节,包括对剧本、演员、拍摄、后期的整个制作的选择。掌握了“大数据”,是否就意味着可以成为未来媒体及传统电影的市场之王呢?这场论坛不是对定论的肯定,更多的是一种对大数据的反思考。

《西雅图》不是用数据分析而来的

乐视总裁张昭上台发言时首先表示这是一次很冷静的探讨,大数据的概念是不是对电影行业的解放,应该先用理性和感性以及思辨相结合起来去面对。“不能用数据来决定做电影”,他如是表示,《小时代》马上要上映,乐视负责发行,张昭举了例子,其实数据的分析和预测对电影本身意义不大。

张昭表示,他更愿意去关注电影的明天在哪,并认为电影行业不应该用数据来夸大。安乐公司总经理姜伟也表示,数据未必可以告诉我们最终结果,他也拿出当年《阿凡达》来做样本案例,他说道,当年《阿凡达》在上映一周前很多美国人都不知道,但最终电影的效果很震撼,“震撼是不能用数据分析出来的,电影产品很难用数据去前瞻它,我认为,《西雅图》不是基于数据分析而来的。”

张昭还呼吁建立公共数据,“尽快能让数据公共化,这个很重要。”

核心主导权,还将归还给电影人

论坛上大部分嘉宾发言都围绕着大数据到底能否决定电影内容和市场的走向。腾讯在线视频部总经理刘春宁表示,这条产业链正在从B2C到C2B模式的转换中,数据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以预知未来客户的喜好,尤其是许多电视剧源于网络小说,有了好作品也就会带动网络收视率。

刘春宁还现场澄清,虽然腾讯投资了华谊,但并不代表就是干预。“内容和生产基于大数据可以做分析,最关键的成功还是作品本身,演员、导演、后期加工,原来的链条专业性是最重要的,我们只参与投资。”

此外,刘春宁强调用数据的核心意义是只判断方向,但作品的好坏,还是取决于制作方,“核心的主导权,会还回给优秀的导演和制片人。”

大胆猜想:网络视频能和院线同步?

“大数据”时代之下,视频网络面临挑战也面临着“黎明破晓前”的机遇。搜狐副总裁刘春在论坛上就坦言,目前中国有17档唱歌节目,但每一档基于大数据分析之后,都是特别火的,所以他盼望“视频收费能早日启动”,就像美国成功的《纸牌屋》的营销模式一样。

腾讯在线视频部总经理刘春宁也表示如果能改变用户免费看的习惯,中国的文化产业就会迎来辉煌。

新丽传媒副总裁张文伯用《失恋33》当初的百度指数以及现在还未上映但在各个数据显示上已经火了的《小时代》来肯定大数据的正面作用,“没有理由不相信大数据”。他在现场还提出大胆猜测,“是不是我们在第二集(指《小时代》)上映的时候,让收费点击播放和院线发行同步?”,虽然他坦承这还是很天真的想法,但未来也不是完全没可能。





收藏 推荐 打印 | 录入: | 阅读:
本文评论   查看全部评论 (0)
表情: 表情 姓名: 字数
点评:
       
评论声明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